close

在《看穿無形的心理操控》書中,提到兩隻鴿子的實驗。
在實驗鳥籠裡,有個鳥喙可戳動的控制桿和遞送鳥飼料的食物槽,一號鴿子被放入鳥籠後,在籠內四處走動幾秒鐘,可能是出於好奇或不小心,牠戳動了控制桿,食物槽馬上出現飼料,牠開心享用食物。

實驗目的是要教導鴿子養成按壓控制桿的習慣,所以,每當一號鴿子按壓控制桿,牠就獲得一份鳥食;一個按壓動作,一個獎賞。要不了多久,一號鴿子就養成迅速按壓控制桿的行為。

接著,換二號鴿子,牠大約經過十次左右的按壓行為和獎賞之後,也養成按壓控制桿的行為。但研究人員這時開始改以隨機方式給予二號鴿子食物,二號鴿子可能成功按了六次控制桿,卻什麼也沒得到,在第七次才得到一份鳥食;然後,接下來的十九次,卻又未得到任何獎賞……。

為了瞭解這兩種強化方式的效果,現在,完全停止給予兩隻鴿子獎賞,然後,看看這兩隻鴿子在沒有任何正強化獎賞的情況下,會各自繼續按壓控制桿多久。

一號鴿子持續一段很短的時間就放棄了。牠很快辨識出,那個一按下控制桿就會跑出來的好東西,現在沒有了。牠按壓控制桿的動作慢了下來,沒過多久就不按了。畢竟,所為何來呢?

然而,在另一個籠子裡的二號鴿子,卻仍死命地繼續按壓控制桿,直到牠最後體力不支。為什麼呢?因為對牠來說,獎賞是不定時出現的,牠沒有能力辨識出這個遊戲已經從間歇性獎賞,轉變為毫無獎賞。

更精確地來說,二號鴿子其實已經習慣性的按壓控制桿,甚至上癮了。

心理學家將此稱為「難以自制的自我打擊行為」。心理學家已經證實,行為受隨機或間歇獎勵而強化的鳥類、老鼠,還有人類,會形成成癮性或難以自制的行為習慣。
 
同樣都是進行一個可以得到獎賞的行為,一號鴿子只要執行該行為,就會得到獎賞,但二號鴿子,則是每次執行此行為,不一定都能得到獎賞。因此,當研究人員停止對該行為給予獎賞時,一號鴿子試了幾次之後,很快就放棄了,因為一號鴿子很快就察覺到,獎賞沒有了;但二號鴿子,卻會一直嘗試,直到筋疲力竭為止。
 
也就是說,如果關係中的對方,所給予的是隨機、不定時出現的獎賞時,我們可能無法分辨:「這個行為,究竟是只要繼續嘗試下去,就可能會得到獎賞?還是,其實永遠都不會有獎賞了?」
如果我們是二號鴿子,那麼,我們永遠不知道答案;就如同,本文一開始,我所舉的例子一般。
或許,我們為自己人生所做的選擇與決定,依憑的,不是他人隨機的獎賞、波動的情緒;而是,我們自己想要過怎樣的人生,以及自己擁有的感受與需求。
 
你必須了解世上至少有兩種人,一種人是打從心裡信任他人,另一種人是獨善其身的競爭者。

當遇到值得信任的人時,要好好經營你們的關係,與他們建立互信、互助,及彼此珍惜的長久關係。若不幸遇上競爭心態的操弄者,則必須調整行為來因應,千萬不要屈服於對方的行為或控制策略,讓自己的日子難過,淪為「二號鴿子」。

別忘了:你的人生,永遠由你來選擇。

你是二號鴿子嗎?

在你的生活中,誰最難相處?誰是你最大的壓力來源?你又如何因為他們養成「難以自制的自我打擊行為」?我們周遭有些人就像我們心理的恐怖份子,但你知道嗎?讓我們的焦慮和壓力無限蔓延的其實是不確定感,而不是厄運本身。

所以,改變重點在於你自己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nas 的頭像
    Tinas

    ★Tinas 的D掉人生★

    Tin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